继上期介绍了600cc排量区间内的11款经典车型后,我们今天继续探索这一领域的另一半经典。在80年代,雅马哈凭借其卓越表现独领风骚,而本田、川崎、铃木则紧随其后。现在,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剩下的5款600cc摩托,揭示它们中的经典之作。
其中,川崎Ninja ZX-6R(1995年款)便是一大亮点。尽管ZZ-R600以其出色的速度和合理结构受到赞誉(我们在上期节目中已详细介绍),但不可忽视的是,它所采用的技术平台并非最新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。然而,即便如此,这款车型依然在摩托车界留下了深刻印象,成为了一代经典。因此,川崎在1995年以600cc运动型车款重返赛场,并推出了基于忍者ZX-9R车身的ZX-6R。这款车型配备了冲压进气口,从而将发动机功率提升至101马力,使得其速度超过了262km/h,成为首款超越TON的量产600cc摩托。
而在1997年,铃木也发布了GSX-R600,这款车型是在突破性的GSX-R750推出一年后问世的。GSX-R600作为较小的Gixxer,基于750车款打造,并配备了Sleeved-Down发动机、可调伸缩式减震以及4活塞制动卡钳。令人瞩目的是,它还新增了铃木RAM AIR DIRECT(SRAD)技术。在铃木GSX-R600融入SRAD技术后,其性能表现极为出色,特别适合在山路上的骑行需求。随后,雅马哈也在1999年推出了YZF-R6,作为对川崎、本田等竞争对手的有力回应。遗憾的是,尽管R6在设计上紧凑且车身轻盈,但它并未与雅马哈的YZF-R1共享任何零部件。R6通过缩短发动机冲程并采用短轴距设计,使得工程师能够巧妙地将油箱后移,进而将车把前移,从而实现了整车更为紧凑的布局。其狂躁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能轻松达到13000转速,迸发出120马力的强劲动力。得益于轻盈的车身,R6的最高时速更是高达265公里。
接下来,我们谈谈凯旋TT600。在2000年,凯旋不甘示弱地进军中量级摩托车市场,这一举动在当时可谓石破天惊。因为在千禧年之前,这个排量区间几乎被日本摩托车品牌所垄断,欧美车款鲜有涉足。凯旋的这一举措,无疑打破了日系品牌在中量级运动跑车领域的垄断地位。也正是由于凯旋TT600在中量级摩托车市场的出色表现,Hinckley为其配备了顶级的零部件,如铝制车架、燃油喷射系统、精锻活塞、完全可调的悬架,以及一流的Nissin刹车套件。然而,由于燃油喷射程序的差异,导致发动机出现了一系列问题。
与此同时,川崎Ninja ZX-6R/ZX-636也在2003年应运而生。面对激烈的竞争,川崎选择通过提升ZX-6R的性能来应对,其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将排量增加至636cc,使其更适应公路骑行需求。此外,为了满足赛事需求,川崎还专门提供了一款600cc的赛车发动机。这种提升排量的策略受到了众多骑手的青睐,其中就包括Aaron Twight。
凯旋在2005年推出的Daytona 675
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。尽管此前凯旋在600cc中排量领域的尝试并未取得显著成功,但他们并未因此气馁。Daytona675的诞生,不仅在底盘组件上保持了卓越水准,更在发动机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整。这款三缸发动机不仅提供了适度的扭矩和动力,还巧妙地利用了一级和二级平衡,确保了驾驶的舒适与稳定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,凯旋的Daytona系列已从最初的675cc逐步升级至765cc,甚至为Moto2赛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。最后,尽管600cc超级运动摩托车在绝对意义上已不复存在,但市场上仍然有一些品牌坚守着这一纯粹的排量,如川崎ZX-6R、铃木GSX-R600以及雅马哈YZF-R6。这些品牌中,川崎和雅马哈一直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。然而,他们不再孤军奋战,阿普利亚也即将推出其中排量运动跑车RS660,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。此外,市场上还有一些其他品牌,如本田CBR650R和川崎忍者650,它们同样属于600cc左右的跑车范畴。然而,这些车型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运动跑车特质。尽管它们的性能表现全面,但与超跑的标准相比,仍存在一定的差距。那么,对于这些600cc的超级跑车,您有何见解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