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语“双春闰二月,春寒逢秋旱”是啥意思?闰二月有何习俗讲究?

俗语“双春闰二月,春寒逢秋旱”是啥意思?闰二月有何习俗讲究?

另外,还有一个小知识就是,闰二月多少年出现一次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。闰月通常是每2-3年置1闰,至于是闰几月就需要看节气。而我们还有一个所熟悉的闰年,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(阳历)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,在这个历法中,规定4年设一闰,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,与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推算的闰月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闰二月到底好不好?

闰二月到底好不好,对此讨论的人也比较多。通常老一辈的人认为闰二月流年不利,因为忌讳的事情比较多,如迁坟、结婚等,再加上“春寒逢秋旱”的气候特点,同样影响农业生产,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等。当然也有人认为闰二月恰逢立春时节,而“春”代表着生机、活力以及希望等,而今年又是双春年,是一种吉利、好事成双的象征。

不过,本质上闰月的设置是一种正常的历法现象,可其视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,其本身跟迷信和鬼神无关。与此相关的一些民间说法,也不完全具备科学性,因此将闰二月与吉凶祸福相互挂钩,也是存在较多矛盾成分的,而我们则应该要与时俱进,学会辩证和理性的看待这些古来的文化思想,更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。

闰二月有哪些习俗讲究?

1、送闰月鞋

送闰月鞋,是中国部分地区的民间习俗。按照民间说法,逢闰年闰月,子女回去见父母的时候送上一双鞋,以报哺育之恩。因为过去人穷无鞋,光脚劳作,导致脚破流血,所以异乡游子在闰年闰月回家团聚时,送上闰月鞋是一种孝顺的表现。

2、喝闰月茶

在武夷山地区,闰月有喝茶的习俗,且只有女性才有资格入席茶宴,男性不能参加。由农家妇女轮流做东,邀请近村的女客入席喝茶聊天,以起到增进邻里和睦的作用。

3、吃闰月饭

闰月饭也叫六亲饭,每逢闰年闰月,娘家就会把已经出嫁的女儿请回家中相聚就餐。不过,在客家传统民俗文化中,闰月饭指的是在闰月时,出嫁的女儿,给母亲送去的饭。

4、送猪脚和面线

在中国台湾省某些地区,每逢闰月,按照传统习俗,嫁出去的女儿需要买一副猪脚和面线给娘家的母亲。古时候人们认为“父母逢闰年而减寿”,而猪脚面线的传统意义就是象征着吉祥、长寿、平安。

5、送雨伞和蕉扇

部分地方闰月还有娘家人给出嫁的女儿送雨伞和蕉扇的习俗,寓意娘家是女儿的保护,并祝福女儿及其夫家。

总的来说,“双春闰二月,春寒逢秋旱”简单来说就是在双春年加上闰二月的年份,容易遇到春寒秋旱的气候景象。但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,这类民间俗语也不全部适用了,仅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,同理对于“双春年”、“闰二月”有关的是非祸福的说法也同样如此。当然,闰二月还是非常难得一见的,正所谓“十年难逢闰二月”,在这不一般的年景,也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,吉祥如意!最后,关于闰二月你还知道哪些习俗讲究,也欢迎在下方点评!

点击链接查看: 2023年犯太岁的生肖,为避免灾祸、化解灾厄必看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刘娜萍电视剧
office365桌面应用

刘娜萍电视剧

07-09 👁️ 9843
韭菜轴?冰淇淋轴?机械轴名字越来越怪? 来点机械键盘科普!
微信公众号怎么实现关注后领红包
bt365开户

微信公众号怎么实现关注后领红包

07-31 👁️ 34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