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磨墨为什么只磨一点点,写完剩下的全部要倒掉

古人磨墨为什么只磨一点点,写完剩下的全部要倒掉

如果您亲身试验的话,会发现用宿墨写完的书法作品,刚开始也没有什么不同,装裱后短期内也看不出区别。但是,只要时间稍长,就会发现极容易产生晕墨现象,污染作品。因此,绝大部分的人,都不会使用宿墨来创作,每次用墨完毕,都必须小心清理干净,以免下次使用受到影响。

关于清洗宿墨,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,那是记载在宋人何薳《春渚纪闻赵水曹书画八砚》笔记之中:当时有个叫做赵竦的书法名家,练字勤快但不爱清洗整理这些琐事,他又不喜欢用宿墨写字,嫌宿墨中的颗粒太大,影响运笔的流畅性。于是他准备了八方砚,每天用一方。等到八天之后,才一起洗净。

就因为宿墨的种种弊端,在笔者小时候练字时,老师就再三叮嘱不能用宿墨。其实,以小珏看来,我们普通人,如果是平时练习书法,倒也无妨,毕竟写完的草稿就当成废纸扔掉了。但如果是正式场合下的作品,是绝对不能用宿墨的。这就像隔夜饭菜,自己吃吃可以,来了客人还是要做新鲜的。

但是,凡事都有例外。从古至今都有一些名家,发现了宿墨也有好处。它墨色最黑,可以用于画作中最后一道墨,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。早在北宋时著名绘画大师郭熙在《林泉高致》中提出的“用墨七法”之中,宿墨的用法就是其一。

在近代时,黄宾虹就特别钟爱宿墨,而且对此法推崇备至。宾翁曾经将用墨归纳为“浓、淡、破、渍、泼、焦、宿”,而且还毫不掩饰对宿墨的喜爱:

近时学画之士务先洗涤笔砚,砚取新墨,方得鲜明,古人作画,往往于文词书法之余,漫兴挥洒,殊非率尔,所谓惜墨如金,既不欲浪费笔墨也。画用宿墨,其胸次必先有寂静高洁之观,而后以幽淡天真出之。睹其画者,自觉燥释矜平。

当然,这就是高手中的高手,所以宾翁的字画价值高昂,就在于他已经信手拈来,融会贯通。一般的书法爱好者,还是要老老实实使用新墨。但为什么现代墨水又可以反复使用呢?这是因为墨汁要么是用化学方法和制而成,要么是添加了电解质和防腐剂。

建议大家练习书法时,还是采用古法磨墨。自己研磨,可以平心静气,理清思绪,创作更好的作品。小朋友研磨,可以给他文化的熏陶。红颜磨墨,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快速创作更具艺术感照片的5种方法
手机彩票365网址

快速创作更具艺术感照片的5种方法

08-31 👁️ 3782
手机淘宝怎么用村淘?淘宝里面的农村淘宝入口在哪里
Win11为什么装不上网易云音乐?安装步骤出错怎么办?